浅析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

摘要: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特定的练习方式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其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在射箭运动中,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耐力、灵活柔韧性和身体稳定性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射箭命中率和比赛成绩。尤其是在现代射箭运动中,强调体能训练已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射箭运动项目的特征,分析当下射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探讨射箭体能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或思路。建议在射箭运动的训练中加强对体能训练的重视,为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和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射箭运动;体能训练;运动员

射箭作为一项精密和高技术含量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射箭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射箭运动的发展和越来越激烈的竞技环境,体能训练在射箭运动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已成为提高射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对射箭运动项目中的体能训练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广西省射箭体能训练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了解其技术特征和发力特点,分析体能训练对射箭运动的重要性,及对体能训练的方法规律做了一个整合性探讨,以期为射箭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帮助,以便于更好地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体能训练。

国外的射箭研究主要涉及弓箭手的姿势、肌肉使用和肌肉活动等方面,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建议。其中,锻炼方案、肌肉使用、轴向肌肉的训练以及内收肌和伸肌的训练等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国内射箭项目力量训练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可以帮助射箭教练员在训练中更好地发掘射箭运动员的力量潜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射箭运动项目中的体能训练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射箭运动项目的特征,分析当下射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探讨射箭体能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或思路。该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射箭运动中体能训练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丰富我国射箭运动训练的理论依据,为射箭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实践性的指导意见。同时,该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射箭运动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为其他运动项目中体能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射箭运动项目中的体能训练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进一步提高射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健康水平,促进射箭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浅析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

调查对象:分别是来自广西射箭队的董*和何*。详情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本文的参考资料主要来自于中国知网和百度文库,查找关键词“射箭”“射箭运动员”“射箭体能”“体能训练方法”来获取文章,从中筛选与本研究内容有关的文献进行阅读。

1.2.2" 访谈法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射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本文采用访谈法对两名射箭运动员董*和何*进行了有关射箭体能训练的访谈。通过访谈,本文研究可以了解到运动员在训练中的经验和想法,以及运动员如何应对训练中的挑战。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射箭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的一些普遍规律和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同时,通过数理统计法也可以检验不同训练计划的效果,以便更好地优化和调整运动员训练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射箭运动员的身体特征

2.1.1" 形态特征

为了全面了解射箭运动员的形态特征,本文研究收集了多个评价指标,包括BMI、手臂长度、手臂围、腿长、大腿围、腰围、臀围等。详情如表2所示。

在研究射箭运动员的生理特点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发现了一些共性。两位运动员的形态特征差别不大,具有身形纤细的特点。这一发现说明了身形纤细更符合射箭运动员的特点,纤细的肌肉特点可以带来更好的射箭表现。

表2研究还表明射箭运动员的手臂围较小,腰围和臀围相当,大腿围较小。这种身体比例的特征,也为运动员在射箭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射箭运动需要高度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而身体比例的合理匹配,可以让运动员更轻松地维持稳定的姿势,减少姿势失误带来的影响。

以上发现并不意味着身材和身体比例是成为射箭运动员的必要条件。正如任何一项运动一样,成功在于全身素质和技能的综合表现,个别运动员的身形特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训练和选拔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技能水平,以实现更好的表现。

2.1.2" 机能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射箭运动员的机能特征,本文研究将收集相关的身体机能生化指标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参考依据。详情如表3所示。

身体机能生化指标是通过抽血测试得出数据,主要评估运动员疲劳程度以及恢复能力的指标。运动员训练过度会导致疲劳,进而影响运动成绩和身体健康。

董*的生化指标数据显示血尿素偏低,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蛋白质摄入较少,需补充蛋白质。

何*的生化指标数据表现正常,疲劳指标肌酸激酶36.93,在训练量方面可以适当加量。

综上所述,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生化指标是一系列含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数据,可以在制定个性化运动训练方案以及保障运动员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1.3" 身体素质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射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本文研究收集了两组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别是为期六周的中周期体能训练前后对比,包括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耐力、平衡能力、柔韧性及专项力量等方面。详情如表4。

通过本文对各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射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在力量方面,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射箭运动员的发力能力,两位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基本处于稳定区域,下肢力量还有可上升空间。在躯干核心耐力方面都达到力量测试标准的满分。在单侧平衡力方面表现不稳定。在柔韧性方面表现较好。在3000m有氧功能测试跑中表现不稳定且差异性较大。通过这次研究测试还发现,俩位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和最大力量呈反比,董*最大力量强于何*,但专项耐力弱于何林且相差较大,说明虽然射箭运动是以力量为基础的,但单靠力量素质是不能完全发挥出射箭运动员的实力的。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所采集的数据表现得出结论,射箭运动员上肢力量和躯干耐力较扎实,平衡协调能力和3000m跑表现不稳定且有较大提升空间,单靠力量素质训练是无法满足射箭运动员的需求的。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究射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为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拔提供科学依据。

2.2" 射箭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2.2.1" 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体育运动的训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教练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培养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一名射箭运动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支配能力,以及心血管耐力,才能够在长时间的射箭比赛中避免疲劳、晕眩和体力不支。但从两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中3000m跑表现可以看出,两位运动员的耐力跑表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经过六周的体能训练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说明训练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采用为期六周的周期性恒定训练计划方法进行训练,其特点是具有周期性,训练内容单一。主要以上肢器械力量和开弓专项力量为主,对运动员力量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恒定的训练负荷也不易受伤。但训练项目内容单一,训练手段不够创新,不利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整体发展。

2.2.2" 训练强度存在问题

射箭运动是以力量为基础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射箭运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加大部分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二是运动员自身急于求成,出现训练强度不合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在训练中往往会出现过度疲劳和体力不支的状态,以至于在一些比赛中,运动员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更严重的还会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最后无法正常参加训练。

综上所述,训练强度的合理性是训练成功的关键之一。教练必须严格按照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特点来制定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减少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过度疲劳或受伤的情况,为运动员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2.2.3" 训练内容存在问题

射箭是一项强调专业技巧、精神素质、身体素质的运动。如何进行有效的射箭训练,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是每位射箭教练普遍关心的问题。然而,射箭训练内容单一化已经是射箭界的常态了。从两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分析,运动员的身体力量和专项力量功底很扎实,但是单侧平衡能力表现不稳定,3000m跑表现也较差,可以看出这个训练计划是有些偏科的。只注重运动员某一方面的训练,忽略了人体的整体协作作用。

射箭训练要求全面,不应只注重某一个方面的训练。训练中应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包括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爆发力、柔韧性、平衡性等多项方面的训练。这些因素的综合发挥才能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表现水平。身体素质的提升也需要结合技巧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技巧转化为实力。在训练中,应注重细节的注意和技巧的实战训练,使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达到技巧和实力的完美融合。

综上所述,射箭训练需要全面,注重身体素质和技巧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比赛表现。教练们应该避免单一化的训练内容,而是在训练中全面考虑身体素质以及技巧等各种因素,为运动员的表现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帮助。科学而全面的训练方法应该包括体能、力量和心血管耐力等全方位的训练,以及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3" 射箭运动体能训练改进的策略

2.3.1" 体能训练方法的该进

2.3.1.1" 多样化训练手段

灵活多样的训练计划手段能给运动员带来新鲜感,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全面提升身体素质,达到想要的训练效果。

2.3.1.2" 科学化训练方法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学习现代的训练理论和方法,熟悉专业的知识后,会对训练的方向更明确。有利于对射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科学化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避免使用陈旧、不合理的训练方法。

2.3.1.3" 结合射箭技术特点

技术和体能训练应该结合在一起进行,射箭教练应该在教授技术的同时注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将技术和体能结合起来。例如,在专项训练过程中添加无器械的基础体能训练。

2.3.2" 体能训练强度的改进

2.3.2.1" 科学化训练强度

教练应该结合现代的科学训练理论和方法,避免过度训练和过轻训练的情况。射箭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上存在差异,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合理地设计和安排训练强度,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避免忽略个体差异或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强度计划,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2.3.2.2" 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应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避免连续过多天的高强度训练,以充分恢复身体素质,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2.3.2.3" 强化监测和跟踪

教练应该加强对运动员训练状态的监测和跟踪,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案,确保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够得到长期的持续提升。

2.3.3" 体能训练内容的改进

2.3.3.1" 多样化训练内容

射箭运动需要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反应能力、心肺耐力等,教练应该设计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的力量训练、协调性训练、反应能力。

2.3.3.2" 结合射箭技术特点

射箭具有周期性和单一动作性,在制定体能训练内容的时候,可以制定同样具有周期性和单一动作性的训练计划。强化射箭所需要的肌肉力量,有利提升控弓能力,以达到更好的竞技效果。

2.3.3.3" 强化训练科学性

教练和运动员应该注重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包括训练强度、训练时间、休息时间等,以充分发挥训练的效果。除了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教练和运动员还应该重视心理训练和营养补给的重要性。

3" 结论问建议

3.1" 结论

3.1.1" 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训练项目单一枯燥,训练手段不够创新,且偏重力量训练,忽略了身体素质整体的提升。

3.1.2" 训练强度不够合理

过度的训练强度会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害,而训练强度不够合理则会使运动员无法充分发挥潜力,无法达到最佳的表现水平。

3.1.3" 训练内容单一

只注重某一方面的训练,会出现体能素质偏科现象。

3.2" 建议

3.2.1" 改进体能训练方法

通过改进射箭体能训练方法,丰富体能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结合射箭技术特点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法,进一步提高射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3.2.2" 改进体能训练强度

通过改进射箭体能训练强度,可以避免过度训练和过轻训练的问题出现,让运动员在训练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强化监测和跟踪的措施也可以帮助教练更好地指导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提升。

3.2.3" 改进体能训练内容

通过改进射箭体能训练内容,教练可以设计出更加多样化、实用性更强、个性化更加突出的训练方案,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和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同时,注重训练科学性、结合实际比赛情况等措施也可以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军,邢相鑫,许辉,等.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身体姿态角的运动学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能训练分会),2022.

[2]范凯斌.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损伤及康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51(5):20-23.

[3]王骏昇,张龙凤,吴尽.青少年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9,8(8):17-21.

[4]俸晓东,田渝陵,傅涛,等.对我国高水平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52(3):10-12.

[5]袁运平.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6]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