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足联推出激励政策 促使球员留洋设多层规则
中足联最近宣布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政策,包括减少俱乐部青训投入、取消强制成立女子足球队等措施,旨在帮助俱乐部节省开支。然而,这些政策对中国足球的影响好坏尚难预测。同时,另一项备受关注的政策引发了业界广泛讨论,即将俱乐部输送至海外联赛的球员数量与注册外援的配额挂钩,看似是在鼓励俱乐部培养球员并推动他们走向国际舞台。
新政策规定,中超俱乐部若能将球员送往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五大联赛,每送出1人就可额外注册1名外援。目前规定全年累计注册外援不得超过6人,因此理论上可能会有俱乐部注册7名外援。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外援数量与上场外援人数不同,不会明显影响联赛公平性。尽管中足联的初衷是鼓励俱乐部将优秀球员送至国外留洋,并通过额外外援来弥补球队实力损失,但这种做法是否违背了足球发展规律呢?
目前要求俱乐部必须将球员送至五大联赛一线队或青训队,才能享受到额外注册外援的奖励,但具体细则尚不明确是否需要球员获得比赛机会。每送出1人即增加1个外援注册名额,然而比赛时上场外援人数仍限制为5人,新增外援是否能进入比赛名单也未有明确规定,这可能导致一场比赛中出现6名外援同时登场的情况。这一政策对于那些拥有出色年轻球员的俱乐部和青训机构颇有利益,但是否所有球员都真心希望留洋还存疑。
虽然这项政策具有吸引力,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许多漏洞。豪门俱乐部可以通过与五大联赛球队合作,将年轻球员租借至其他国家,从而换取外援名额。在西班牙、葡萄牙等低级别联赛有许多中资俱乐部,一旦政策执行,它们完全可以接收中国球员,无论这些球员是否有能力在该队获得上场机会,这类操作近似于“出口转内销”。
总的来说,如果这项政策能够严格执行,确实会推动更多中国球员前往五大联赛留洋。然而,目前中超能够冲击五大联赛的潜力球员寥寥无几,像王钰栋、蒯纪闻、刘诚宇等U20国脚,或许只有王钰栋具备登陆五大联赛的实力,且可能只能担任替补。其他球员想要直接进入五大联赛的难度极高,很可能只能从梯队或较低联赛起步。鉴于中国足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违反足球发展规律的政策,例如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U23政策,对于这一新政策仍需慎重斟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