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
戴 波
90.29分!第27届FISM世界魔术大赛最高分,该赛事举办81年历史中排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成绩,FISM世界魔术大赛冠军,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魔术师……在刚刚结束的第27届FISM世界魔术大赛上,这一系列至高无上的荣誉被中国深圳宝安文联选派的艺术家张昱捧回。
16年坚守工程师用“执着”书写魔幻传奇
7月18日,深圳市宝安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人民通报这一喜讯。
据悉,国际魔术联盟(FISM)是当今被世界魔术界公认的极具专业性、规模性、权威性的国际魔术组织,每三年举办一次会议。世界魔术大赛便是其中的一项主要活动内容,被全球各国公认为魔术界的“奥林匹克”。本届FISM大赛在韩国釜山举行,由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推荐选送、张昱表演的节目《时空旅行》是中国唯一一个入围FISM世界魔术大赛总决赛的近景魔术节目。随队出征的宝安区杂技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钟志刚表示,获得FISM世界魔术大赛冠军一直是宝安文艺人努力的目标,希望用一个分量十足的冠军,提升国外魔术师对中国魔术的印象。
7月17日,在首届全国民营杂技团体带头人培训班开幕大会上,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和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王仁刚对宝安区文联和杂协夺得的冠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望宝安区的杂技魔术事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于夺得世界冠军,获奖选手张昱的心态比较平和。颁奖典礼上,张昱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对于夺冠的心路历程,张昱表示,最重要的还是源于自己对魔术事业的热爱。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他,因为偶然的机会接触魔术并爱上魔术,从此魔术就一直伴随着他的学业与工作,直到最后全身心投入魔术创作与研究并夺得魔术界的最高荣誉,张昱一共走了16年。16年间,他走访了36个国家,参与了数百场魔术演出、展演、比赛。“冠军没有捷径,最终靠的还是勤学苦练。”张昱说,计算机的专业背景使他能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去研究艺术,之所以在魔术的道路上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他所学的专业。“当艺术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其实就是科学。”他说。
谈及未来发展,张昱说,获得冠军只是他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后续,他的主要任务是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同时他也会致力于开展魔术知识讲座、魔术技能培训,推动魔术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促进魔术文化交流,将魔术打造成为深圳宝安又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为艺术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发展。宝安区文联统筹协调,积极整合本土文艺资源,充分利用宝安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面向国际的优势,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不断提升精品文艺创作的实力。张昱是宝安文联发现和培养的优秀魔术艺术家,在他参加本次比赛前,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盛华曾多次关心参赛筹备情况,并提出要高度重视,积极为艺术家参赛提供好各项服务保障。宝安区杂技家协会在张昱出国参赛前,也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创作、排练环境;出征前夕,宝安区文联主席史文集亲自助阵,并勉励张昱放松心态,将最好的演出展现给世界。同时,本次张昱参赛也得到了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
史文集说,张昱此次获奖是宝安区文艺工作的缩影,也是宝安区近年来文艺工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宝安区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人民的积极参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根本。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艺,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除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还需要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史文集说,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宝安区文联高度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发展至今,宝安文艺队伍人才济济,各门类艺术人才辈出。截至目前,宝安区文联共有直属协会12个,挂靠协会6个,代管协会、团体22个,会员5700余人。整个宝安文联系统有国家级协会会员183人、省级协会会员255人、市级协会会员747人;国家一级职称文艺工作者24人、二级职称150人、中级职称860人。与此同时,宝安区还率先成立了深圳市第一个区级文艺志愿者协会,100多名创始会员来自于文艺家协会、文艺团体和有关单位,是宝安文艺力量的一次优化整合和集体展示,进一步调动了宝安文艺家对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助力宝安的精神文明建设。数据显示,仅2017年下半年,宝安区文艺志愿者协会就以“送温暖”的形式开展了文艺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服务群众达20万人次。
文艺繁荣 硕果累累
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引导及扶持下,宝安区文艺精品创作层出不穷,硕果累累。在文学创作方面,宝安区创办有《打工文学(周刊)》等10余种公益性文学刊物。近5年来,宝安区作协会员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作品1000余篇,完成了深圳市重点文化项目《深圳劳动者文学史》的编著出版工作,并组织开展了“滨海宝安”文学创作工程。唐成茂获颁西班牙“国际桂冠诗人”称号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突出贡献奖;陈诗歌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郝周获“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奖和“广东省有为文学奖”;张伟彬获光明日报征文一等奖。
美术领域连续多届有《百态人生》《恋春》《追梦》等美术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书法领域,宝安区书法家彭双龙等人多次入展国展并获得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其中彭双龙已经连续四届夺得兰亭奖。
在音乐领域,宝安区组织创作了《我们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其中《爱国之恋》获得2017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音乐作品奖。近年来,宝安音乐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作曲家巫定定被评为2016年度“广东优秀音乐家”,李希文在美国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歌剧组一等奖和最佳表演奖,李芮获得2017年香港——国际声乐公开赛艺术歌曲(民族唱法)公开组一等奖。在舞蹈领域,宝安区创建并扶植出了“万福民工街舞”这个文化品牌,其作品《舞出正能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在戏曲艺术领域,宝安区京剧粤剧粤曲进校园、戏曲特色学校等活动项目成果显著。历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大赛中,宝安戏曲娃共为宝安捧回100多个“小梅花”金奖,宝安因此被称为艺术教育的“奇花”。宝安区曲艺家协会打造的群口快板《好人的故事》夺得全国曲艺界专业最高奖中国曲艺牡丹奖。此外,《打虎之后》《三袋米》等作品多次获得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金奖和中国艺术节曲艺类群星奖。阳光曲艺团多次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赵梓琳获得第8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其对口快板《招聘》也获得第8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在影视领域,宝安区影视家协会创作的广播剧《我有一片阳光》荣获中宣部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达人马大姐》获得2017年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我在你的世界里》等9个节目先后夺省级大奖6个、国家级大奖14个,连续三届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在杂技魔术领域,宝安区杂技家协会为深圳捧回20余个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大奖,其中《蜜语——双拐》获意大利国际“金马戏圈”杂技比赛金奖,《晃圈》获摩纳哥第17届国际杂技比赛“金K奖”,《转毯》荣获古巴国际杂技节比赛金奖等6个大奖,《头顶蹦梯》《头顶跳绳》双双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自主创作的杂技曲艺剧《守卫平安》荣获第9届全国戏剧文华奖现实题材类金奖。钟志刚的竭力魔术团队先后获得上海国际魔术节金奖、全国戏剧文化奖金奖、亚洲魔术节金奖等大奖。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求,宝安区广泛开展文艺志愿“三进”活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和志愿服务发展。通过采用设立固定服务点服务与深入群众随机服务相结合的文艺志愿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文艺志愿活动。宝安区美协坚持到区社会福利院为适龄孤残儿童开展公益美术教育,宝安区民协、区音协等协会也通过“志愿授课”的方式将自身门类优秀艺术带入全区中小学校,为宝安的文艺素养全方面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7年春节,宝安区文联结合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在多个社区举办了30余场综合性文艺志愿迎春活动,获得群众热情点赞。
黄盛华表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没有终点。未来,宝安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系列讲话精神,结合宝安实际和优势资源,积极推动精品文艺创作,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也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艺创作和创新中来,共同推动宝安区文艺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