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高山滑雪项目竞技能力构成及运动员选材浅析

【黄筠斐-运动机能形态学团队】

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是以滑雪板、雪鞋、固定器和滑雪杖为主要用具,从山上向山下,沿着旗门设定的赛道滑下的雪上竞速运动项目,源于阿尔卑斯山地域,故又称“阿尔卑斯滑雪”,是一项动感强烈、惊险、优美、富于刺激的体育运动,被誉为”冬奥会上的掌上明珠“。

奥运会高山滑雪设男子项目、女子项目、混合项目。其中,男、女子项目各设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全能5个小项,混合项目则为混合团体赛。其中,滑降和超级大回转属速度项目,平均时速为80-120公里/小时,按一次滑行成绩决出名次。回转和大回转属技术项目,平均速度为40-90公里/小时,以两次滑行成绩合计计算。

我国的高山滑雪运动起步较晚,且从事高山滑雪运动训练的专业队伍较少,人才短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选材方式来为我国薄弱的冬季项目输送人才,如:“跨界跨项选材“。

一、高山滑雪项目的跨界/项选材

高山滑雪跨界跨项的选材运动员主要来源于田径,滑冰以及摔跤三个大项目。通过结合项目特点的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评估以及心理测试,选择出来适合高山滑雪的运动员,再进行专业的雪上训练提升,也可以理解为“变道超车”或“弯道超车”。这并非急功近利,而是有助于开发运动员潜力、令其被重用的同时,使很多运动员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不仅是尽快解决当下冰雪项目人才短缺问题的手段,也是实现当下我国冰雪运动中落后或新增项目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解决措施。

关于高山滑雪跨界跨项选材,从理论上讲要从相似技能要求入手是可以找到好苗子的。

首先我们从夏季项目-田径来看:

1. 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所以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比较好,而高山滑雪需要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极好的运动员,所以田径运动员是比较适合跨界成为高山滑雪运动员。2. 大多数田径运动员雪上专项技术能力为基本为零,所以后期需要多增强雪上专项技术的训练。3. 需要哪些身体素质测试?我认为首当其冲是平衡能力,高山滑雪运动对平衡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田径运动员平衡性训练较少。关于平衡测试首先前滚翻和后滚翻,走平衡木等基础平衡测试;其后难度增加为瑜伽球上站立10s为优秀。另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心理素质,高山滑雪运动员需要有着极强的心理素质,例:如果在速度快时心里会有很大的恐惧感,那么就不适合成为高山滑雪运动员。再来说冬季项目-速度滑冰:

1. 相似的运动技能,速度滑冰和高山滑雪是同类型的竞速运动,均为速度耐力性竞速运动。2. 速滑运动员腿部力量极强,而腿部力量被认为是高山滑雪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体能之一。身体素质情况符合高山滑雪运动员要求,但雪上专项能力欠缺,所以后期也需要加强雪上专项的训练。3. 需要哪些身体素质测试?我认为速滑运动员最需要着重测试的是协调性和灵敏性,滑雪对协调性的要求极高,而速滑运动员因腿部力量强,所以有些运动员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可能会被相对弱一些。协调性和灵敏性测试主要从六边形跳测试(是根据高山滑雪项目特点的测试项目),正跳两圈10s以内为优秀。另外,也需要测试其心理素质是否合格。

二、从高山滑雪项目竞技能力特点看运动员科学选材高山滑雪是在低气压、低氧和寒冷环境下进行的,需要运动员不断改变自身速度与平衡的一项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由于其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具有相对的刺激性与惊险性。另外,高山滑雪动作结构复杂、技术性强,在滑行转弯过程中,两侧有条件地执行相同任务,即下肢交替成为优势侧(引导),另一侧则伴随运动(强度和负载降低)。不断克服空气阻力,重力与雪的反作用力,同时借助雪杖、身体重心、前倾角度等来变化方位、加快速度。在滑雪比赛中,所有的动作和反应是刹那间决定和做出的,这意味着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所有动作都要成为自然反应,所以运动员要达到不经思考就能正确判断的能力。因此青春期之前(女孩12-13岁之前,男孩13-15岁之前)是学习高山滑雪的最佳年龄(不需思考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在之后的年龄段,运动员的学习都会经历思考过程,这意味着大脑里会有很多想法,会对自己的判断有犹豫,而在滑雪比赛中,你没有时间去思考判断的。

关于高山滑雪选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是高山滑雪选材的重要内容,从身高,体重,BMI指数,体脂百分比,以及大腿围度来进行测量和评价。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体重大的滑雪选手比体重较轻的选手滑行速度更快。原因是较重的运动员的摩擦阻力较低。另一方面,体重较重的滑雪者需要在转弯或(身体)下压时承受更大的压力并且在脚上通常不像体重较轻的选手那么快。在技术项目中可能会有很多变化。如果坡度陡或平坦,雪是硬的还是软的,如果路线是弯曲的或笔直的,那么就会有很大的区别。高山滑雪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包容度较大,所以没有特定的身高体重等要求,基本女生身高159~180cm,体重52.5~77kg,体脂百分比15~25%,大腿围度53cm~67cm。男生身高170~196cm,体重72~103kg,体脂百分比7.5~23%,大腿围度为57~75cm。

在腿型上最好不要是x型腿型,会对滑雪产生很多影响,例如滑雪时双膝无法朝正前方,无法让板底平行与雪面,使雪板用内刃进行滑行,速度相对于正常滑行就会慢一些,尤其在坡度大的时候更加能体现出来。每位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都不一样,大家都有自己的优势特点,所以没有特定的要求,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大体的数据。

2. 身体素质高山滑雪项目特殊,比赛时的场地地形和旗门等情况在不断变化并且不会有重复,项目分为小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和滑降四个小项目,所以身体素质训练以及测试是需要根据项目特点来进行的,高山滑雪对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运动员在快速下滑过程中克服多种力的作用,完成回转、滑降及跳跃等动作,肌肉做功消耗较大,机体代谢速度更快,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的肌肉进行大力量的等长(isometric)和离心收缩(eccentric)。高山滑雪要求运动员具备优秀的无氧能力、有氧能力、力量、敏捷、灵敏、反应能力,平衡和协调能力和强壮的核心力量等。2.1 力量1)腿部力量被认为是高山滑雪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体能之一。为了适应不同坡面、转弯、速度变化,需要不断地改变和恢复滑降姿势,身体重心高度、位置也需不断地改变。为了保持平衡和发挥回转技术,需要不断改变身体动作和控制状态,而这些动作的实现大都依靠腿部、臀部及躯干部的肌群。另外在滑行过程中“点杖”时也必须要上肢和胸部力量。力量素质是影响滑降和回转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员要想提高成绩,使滑行更快、更稳、更流畅,首先要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做支撑,其次是技术动作和发力肌群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山滑雪速度来达到最佳效果。在滑行中需要高水平的速度和爆发力,以执行滑雪板位置的快速变化,并迅速向雪地或冰面施力,所以需要有很好的下肢爆发。

肌肉连续的快速收缩能力是指一段时间内反复多次快速吸收肌肉克服阻力的能力, 高山滑雪的回转项目对于这方面的素质要求很高。大回转的比赛时间为60-90 s,回转为45-60 s,超级大回转和滑降约在90-150 s,需要运动员持续高度保持腿部的力量紧张与收缩,所以力量耐力也很重要。一般通过FMS(动作质量)、跳远(腿部力量),单腿跳、侧向跳(评估腿部力量是否对称),1RM下蹲和1RM卧推(力量),垂直跳,90s跳箱测试(无氧耐力)的测试判定运动员是否适合高山滑雪运动,因为项目的特殊性所以对腿部力量是需要按相对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评判的。

2)核心力量的强壮是可以提高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和其他项目有所不同,作为一个借助滑雪板和滑雪杖在雪上进行竞技的项目来讲,想在高速行进的情况下更好地控制身体姿态,就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好的核心力量作为基石。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是高山滑雪运动员的一种特殊的专项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对于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控制身体姿势的能力和力量水平对于保证滑降时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这种专项能力的培养需要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手段,根据运动员的特点不断完善。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更好地将上下肢通过躯干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运动整体,维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核心力量测试通过120s腹肌静止,120s背肌静止来进行测试。

2.2 平衡和协调能力滑雪是一项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对协调性的要求尤其高。滑雪运动员所有技能里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能力。没有好的平衡能力,就没法有效的控制身体状态以及雪板。因为比赛场地的不确定性以及滑行速度快,当有了好的协调和平衡能力我们在面对未知的情况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并在雪上可以快速的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自己的控制下滑行,所以好的平衡跟协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Technobody PK254平衡仪器测试平衡能力,Box Jump 测试或者闭眼单脚站立以及瑜伽球站立,正走和倒着走走平衡木,前滚翻、后滚翻,倒立,单杠360°旋转的测试来判定运动员是否适合高山滑雪运动。

2.3 敏捷性和灵敏性以及反应能力高山滑雪是需要运动员不断改变自身速度与平衡的一项短时间、高强度运动。运动员需要对旗门做出快速的反应以及变向,对赛道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出现雪坑,出现冰面等)做出快速的反应,有很好的敏捷性和灵敏性就可以让身体有效地移动,提高协调性,更快做出正确决定。可以通过六边形跳测试(敏捷性),钟摆跳60s,5m侧向移动摸桩、Z字形跑等测试去判断。

2.4 柔韧性高山滑雪滑行时使用髋部较多,在经过旗门时,髋部需下压到离雪面很近的距离,才能给予雪板足够的压力使其产生形变,让转弯更加流畅,有完美的进入旗门和出入旗门的角度,可以让滑行速度更快,所以髋部需要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形成完美的髋部下压动作。如果在陆地上都无法做出髋部下压的动作,那么在雪上时,在速度、坡度和旗门的影响下,更加难以做出此动作,那么对滑行速度和技术会有极大的影响。

2.5 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关于高山滑雪的有氧以及无氧能力测试可以通过2min 75%体重负重自行车骑行,VO2 max(有氧耐力,需要实验室)、90s跳箱测试(无氧耐力),3000m跑等来进行测试。

三.心理素质要求高山滑雪是一项动感强烈、惊险、优美、富于刺激的体育运动,运动员在体会从山坡上急速滑行时那种风驰电掣般的感觉的同时,也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注重运动员良好心理品质特征的挖掘与培养,已成为高山滑雪教练员选材、育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坚强的意志品质心理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愈发得到认可,“意志品质(mental strength)”得到运动员、教练员的高度认可。高山滑雪训练和比赛多是在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战严寒、抗风雪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良好成绩的取得,不仅需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赛就是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较量。一些平时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由于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在比赛中遇到一些困难和干扰时往往不能做到正确、及时地处理,从而影响他们技战术的正常发挥导致比赛的失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勇于克服困难拼搏精神的运动员越是遇到困难和干扰,越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最后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2. 较高的感觉能力高山滑雪运动的实践证明运动员反应快、技术好、动作协调具有较高的感觉能力。项目特殊的场地条件、气候环境和规则要求运动员具备深度的视觉判断能力,估计出身体-旗门、旗门-旗门间的深度距离及其变化情况,以便利用和控制身体移动速度和方向变化以维持平衡,以及掌控好四肢与躯干各部分肌肉紧张程度的本体感觉,才能迅速适应比赛中各种类型旗门的设置,取得优异成绩。

3. 较强的运动知觉能力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外界物体和机体自身运动的映像。高山滑雪是典型的技巧性运动项目,运动员在高速度滑行中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和速度均衡感,这也要求滑雪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运动知觉能力。后者可以使运动员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动作,同时调整恰当的滑行节奏,并合理使用技术,以及分配体能。

4. 良好的记忆能力赛前一般允许运动员看比赛的旗门类型,具有良好记忆能力的运动员可以默默地暗记旗门类型,并设计好门前、过门等技术动作,做到打有准备之战,具有较高的比赛胜出几率。高山滑雪运动员多具有识记快、保持牢和正确率高的特征。

因此,作者建议教练员、运动医学专家必须要及时发现运动员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合适的评估和干预。奥地利学者Amesberger给出以下建议: 1)无论是治疗目的还是非治疗目的,心理训练应按照信息(information)、诊断(diagnosis)、干预/实践(inter-vention/practice)及评估(evaluation)的四原则进行;2)应该将心理训练整合到运动员的日常情境中;3)应该重新思考和审视以放松技术(relaxation techniques)开始心理训练的一般程序;4)可将心理训练尽可能整合到雪上、技战术和身体训练等过程中。

我国高山滑雪发展空间很大,项目也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孩子从小就进行高山滑雪专项训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运动健儿们会站在高山滑雪世界杯,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让国歌奏起,让国旗升起,让世界看到中国运动健儿们的风采,在雪道上如“闪电”般飞驰。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奋斗吧!!!参考文献:

[1] 董金芝,苍松.高山滑雪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05):65-66.

[2] 李镇雄.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训练探究[J].冰雪运动,2008(02):66-68.

[3] 王晓刚,段世尧.备战2022年冬残奥会我国高山滑雪队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36(02):67-73.

[4]陈希.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168-169.

[5]李智鹏, 等.备战2022年冬奥会我国冰雪体育项目“跨界跨项”选材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9,41(04):1-4.

[6]王嘉瑛.我国优秀高山滑雪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7.

[7]徐金成,高璨,高学东,洪平.国外优秀高山滑雪运动员的特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38(01):67-73.[8]姜跃清,关张永和.高山滑雪运动员专项能力培养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1(3):26[9]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1]Turnbull JR, et al.Physiology of alpine skiing[J].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09, 19(2):146-55.[12]White AT, Johnson SC.Physiological aspects and injury in elite Alpine skiers[J]. Sports Med, 1993,15(3):170-8.[13]Losier KH, Supej M, Holmberg HC. Biomechanical factors influencingthe performance of elite Alpine ski racers[J]. Sports medicine. 2014;44(4):519-33.